農曆年前做的魚湯 只剩照片 在這寒風颼颼的日子(-7°c)拿來看看 還蠻暖身暖胃的…
Archives du mot-clef Poisson 魚
Soupe de poisson(mulet) – 烏魚米粉湯
« 金光強強滾 -烏魚炒米粉 »;小時後布袋戲中的高手要出現前都要配的台詞. 我阿嬤說,冬天吃烏魚就不怕冷,不用穿棉襖了! 今天起個早,逛了傳統市場,又看到很像金光強強滾的那種魚了;我想吃烏魚,不想穿厚棉襖; 所以就來吃吃這個有神奇傳說的 »烏魚米粉 »,看看是不是真的會金光閃閃,變成史豔文喔?
Thon braisé – 豆醬鮪魚
鮪魚是我家懶人老爺最愛吃的魚類之一 這種魚 »賞心悅目 »不會有眼睛瞪著他 還有一個大優點 »無刺 »容易吃 所以說到要吃鮪魚 他的眼睛就發亮 嚎野!老爺說話了 » 別煎得太乾 否則gay gui 卡在喉嚨 會粉痛耶 » 是!遵命! 面皮金黃 內在多汁 那不就是 豆醬煨鮪魚 嗎?
Rascasse sur lit d’asperges – 好個大 »愉 »喔
吃魚 吃愉 對魚的鐘情真是一言難盡 剛來法國時 對於飲食方面 常常有失落感- 有吃沒有飽 – 的感覺 因為羅先生說 主菜是肉就沒有魚 有魚就沒有肉(法國憲法有規定嗎? 給我騙!) 所以常在兩者之間抉擇 害我的味覺很不魚快 現在可不同了 我說每餐 魚+肉+青菜蔬果 才是正確飲食 我掌廚 你就管吃飯聽我的準沒錯 吃著吃著 就愉快起來了 他老爺現在也非魚不可囉
ps:這是條有美麗外表的紅rascasse 不論是煮湯 或紅燒都是美味喔
ps:不知道為什麼在吃魚的時候 就會覺得我回到臺灣了 我懷疑是那個美味的魚頭
Cabillaud vapeur à la sauce soja(Bio) – 蔭油蒸鱈魚
這次回臺灣的最大收穫就是找到了一些適用的醬汁(有點兒像女生們找到適合的香水一樣很開心興奮);首先我把蔭油用來蒸魚,味道正ㄛ!昨天我的法籍好友Ann就吃了這道不油不膩的蒸魚,她邊吃邊說讚!然後就把她Bretone的阿嬤給搬出來說;她說她阿嬤堅持,魚如果不和白醬成親結緣,就會讓人食之無味.那我就是偏偏要把魚許配給 »黑醬 »啦!它們從此如魚得水,美味健康一輩子,所以阿!我的黑醬就打敗她阿嬤的白醬;因為她(Ann)怕胖,哇!哈,哈,誰不是ㄚ!
ps:再過不久冬至就到了.冬至湯圓(鹹,甜),下週11月8起接受訂單.今年會有新的口味 – 健康紅麴鹹湯圓.因為我把紅麴也給帶回來了;所有的醬汁都會一一入菜.醬汁照片如下…
Bar vapeur à la sauce « Hong Chu » – 紅麴豆腐蒸魚
女人一生的三個變化期,青春期,做月子期,更年期;每一個階段都是疼惜自己的好機會.今天要來一道美味保健佳餚 »紅麴(醩)豆腐蒸魚 »;我的法國學員們一直很好奇要怎麼樣才能讓豆腐變得美味不無聊;這道就是啦!除了滿足味覺也能讓妳有好氣色喔!
ps:月子餐持續進行著;另外有須要資訊的媽媽們請勇於發言,線上教學是gratuit(free of charge).
Pomfret argenté – 鯧魚五柳羹
又過了中秋,接著農曆年也快來了.記得小的時候;在春節前,我阿媽早會在三,四月時就買剛孵出的 »雞仔子 »;然後慢慢的養,就等過年時可以大快朵頤.阿媽嘴裡說的過年盛宴莫過雞,鴨,(豬)肉,魚,肉捲,鳥仔蛋;和這道五柳羹紅燒魚.古早的鄉下人過年可是很盛重的;吃魚吃肉,大口喝酒,外加賭博做樂,可說是在 »無家法,無國法;無大人,無政府 »的狀態下,快活的過五天喔!也許是那時的物質不充裕,人們的物慾也不強;生活中有一小丁點兒的改變,也是會讓人快樂興奮很久.
ps:懷念年輕時的不忌口;愛吃啥,就吃啥; »減肥 »這兩字,從沒認識過!
Thon aux pommes et kiwis – 奇異鮪魚
九月(到12月)開始是奇異果的產季;這個迷人毛茸茸的東西,它有豐富的維他命C;可養顏美容,增加免疫力是很棒的水果.另外還有一種只產於九月的法國 »土蘋果 »名叫reinettes,它的外表還不是普通的土ㄝ!乍看之下,絕不會想吃.但是據我家羅先生說這種蘋果是饕家的最愛,只有懂門路的行家才會了解其中的滋味;聽他這樣說,害我都要假裝很 »行家 »的樣子. 是!是!是!你們這種法國特有的果子,實在是 »天下無雙,宇宙僅有 »ㄚ!,前幾天趁他不在家時,我就把它們 »宰 »來入菜溜!把奇異果和reinettes »送做堆 »,伴著鮪魚一起出場,它們可是功能非凡,樂得讓我家老爺龍心大悅ㄋ!
ps:老爺大悅,我的新衣裳就有著落了;明天逛街去了!
Maquereau séché et sauté de porc – 鹹魚炒三層
話說有一天在傳統市場遇見了一大批廉價又新鮮的 »鯖花仔 »,牌子上寫 »跳樓的鯖花魚2公斤5歐元 »,這個鯖花魚正港青哦!還會跳樓ㄟ!買它5歐共6,7隻;當時就只是 »貪 »,也被 »魚色可餐 »所惑,所以大手筆買了.那有算到每天吃兩隻,也得吃上三天吶!回到家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把它藏起來,免得羅先生發現;如果他看見了一定困惑的說: »這種魚放在魚缸太大隻了,況且它們好像死了ㄝ! »所以就煎的煎,凍的凍,但最後兩隻怎麼辦ㄋ!有了,把它們曬成鹹魚好了,心意已定;整理完魚之後,才發現掛那裡都不行;掛在院子裡鄰居會抗議,掛在cave內,恐怕警察誤認有謀殺.又不能掛在衣櫃;最後選擇吊在廚房的一個 »人煙稀少 »的角落.接下來的10多天就更慘了.羅先生每天都說妳聞聞看我的鞋子是不是很臭,再過幾天又說,我們家有老鼠嗎?(我們家那有老鼠ㄚ!)它們是不是死了ㄚ?怎麼臭臭的.有一天他突然衝出廚房跑來告訴我, »老婆,有兩隻魚在瞪我耶!而且很臭 »,我再也忍不住了,哈!哈!哈!它們名字叫 »鹹魚 »也就是你們法文的 »臭魚 »啦!O.K!
ps:最後鹹魚和三層肉結成好姻緣,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Espadon aromatisé à l’anis et céleri – 芹香箭魚
連續忙了兩個週末,因為有 »兩攤 »法國客人,有些訝異的是,他們似乎對魚料理不太熱衷;我問過其他法國友人的看法,他們的說法到是很一致 »魚有刺有腥味 ».是阿!這才是美味源頭.這樣說好像我是貓科的動物.來法國這幾年,飲食最大的改變就是餐桌上不會有三,四菜一湯;不是滿桌菜餚而是滿桌 »兵器 ».食物呢?好像永遠是肉類領軍,海產魚類只出來虛晃一下;對於我這個無魚不飽的海港人,也就只能沒鮮魚,凍魚也好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