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tue rouge – (臺灣誌)ㄤ咕桂

Dessert traditionnel à base de patate douce.
睽違10年的臺灣農曆新年 我終於過了一個有年味的春節 想念媽媽 揣摩的做起想念的滋味- 紅龜粿- 回到法國 老爺看到那把紅龜印模 很好奇 一直端倪了老半天… 好吧 我索性 在元宵節時不搓湯圓 不滾元宵 又做一回 有媽媽味道的 -臺灣誌ㄤ咕桂- (…羅先生說 有 »驚豔 »到喔!)

ps:2月13日 正式要在法國人餐會 上桌了….
不知道那位仙拜說 « 人定勝天 » (….一定是愚公移山裡的 那個娛公說的啦…)
我個人比較相信 « ㄤ咕 » 有一天 也會出頭天的啦!

 

Dessert à la patate douce – 酣吉甜湯

這個兒時的甜點在記憶角落裡 很鮮明 不能說50,60年代貧窮 但是確實也不是富有 我們的童年是打彈珠 灌蟋蟀 踢銅罐仔..當然也要吃糖球,烤地瓜.. 雖然不富裕但也很自然有趣. »酣吉甜湯 »是我們小時後的點心 那時候有甜食可吃是很開心的. 記得小學班上有60個同學 上課上到一半常常聽到有人(通常都是女生ㄨ著鼻子)說 »報告老師 有人放屁 好臭阿 » 老師就會問 是誰吃太多地瓜了! 放屁的人可從來都沒自首過勒
ps:地瓜是抗氧化的好物喔 喝個酣吉甜湯 養顏美容ㄝ!藥補不如食補啦!

Ananas caramélisé – 鳳梨!嬌了!

在品水果的味道記憶裡,吃鳳梨好像遠比吃其他水果來得記憶鮮明.是的,我家是種鳳梨和荔枝的;只要是鳳梨產季,那麼那些日子就是,點心+零食=鳳梨;不過它們的長像都不會是一樣的.我阿嬤最愛做 »鳳梨糖 »說來簡單它們其實是次次級鳳梨(以前,鳳梨是被分3個等級的,第3級就是 »帕ㄝ »,最不好吃的那種),沒人買又捨不得丟;鄉下人沒錢給小朋友買糖果,就把這個棄之可惜的鳳梨尾,變成我們的零食.記得阿嬤把鳳梨去皮切塊放入大鍋中,再加很多的黑糖及一點點水用文火慢慢攪煮直到糖和鳳梨和平共處就大功告成了!這個零嘴可以放很久不須要冰箱;再說那時,誰有冰箱ㄚ?我阿母都說 »鴨寮內,那有隔夜的蚯蚓阿! », 生吃都不夠了!冰箱是要做啥呢?今年的農曆除夕宴2月13日;很多個法國人+幾個臺灣人;來包場 »辦桌 »吃年夜飯;我們臺灣人沒有gateau這回事,頂多餐後水果而已,如果要入境隨俗;那麼就來吃個改良後的鳳梨糖吧!-有阿嬤的味道!(-我可要端它出來勒!)

Entremet au lotus – 養生甜湯

說到臺式甜點,幾乎五個手指頭數不完.這道甜湯似乎是每次吃 »辦桌 »不可缺的,尤其是夏天的南部;想像一下,頂著大太陽下大家穿著自以為最美麗的衣服,坐在馬路邊圍起的辦桌就吃將起來了,美食直吞,汗水直流 « high » 到不行,最後要澆一下火;那麼這道冰甜湯就來了. 這是3,40年前的記憶了,   別猜我的年紀!
五個指頭快要不夠數了!!!